静静的梅河_29-3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36 (第1/5页)

    二十九

    小村庄外有一处宽大的荷塘,荷花正在盛开,刚下过一场小雨,荷叶上滴着水珠,白色的荷花更是沁人心脾。天气也凉爽了,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荷塘从岸边建了一条栈桥,伸进荷塘里,在荷塘里连着栈桥,建了一个亭子,亭子四周堆上泥土,种着几棵葫芦和丝瓜。宋玉坐在亭子下边的连椅上,眼神发呆、凄楚。她才二十一岁,已有了一个三岁的女孩和一个刚满周岁的男孩。她结婚的时候由于不够法定结婚年龄,没有领结婚证。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去登记领结婚证。她和老公性格不合,经常吵架。她老公瘦弱,没有出去打工,只是种地、管理着这片荷塘。她想出去打工,然而又碍于孩子太小,脱不开身。她和婆婆不和,吵过几次架。

    她相貌平平,微胖。但她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是喜欢文学,特别是古诗。她自己也经常写些白话诗,她也写小说,也在网络上发表过。但她至今在文学方面没有挣过一分钱,因此老公没少和她吵架,婆婆也在人前人后说她不安分,不老实持家过日子。

    她看着这一片荷塘,天气阴沉着,凉风习习,这让她心情舒畅些。

    但是有一件事弄得她焦头烂额,失眠、烦闷。村里计划生育人员找过她家多次,让她和老公有一个去做绝育手术。她不想去做,想让老公去做。她想,现在和老公也没有登记领证,婆婆在外面整天说让儿子离婚,再重找一个媳妇。如果她做了绝育手术,以后就找不到婆家了。然而,婆婆坚持让她去做绝育,说儿子瘦弱,经不起手术。

    因此,近些日子,因为这件事情,吵来吵去。她的娘家人,特别是她的妈妈,更是不同意她去做绝育手术,说就是离婚也不去做,否则以后就再难嫁人了。

    她坚信妈妈的话是对的,她铁了心不去做绝育手术。

    看着荷塘,她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想着要是在月光下,这儿一定是美景。

    她又仔细地观察起荷塘,荷塘里还养着鱼,鱼儿在荷叶间窜来窜去。她想,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呢?人要是像鱼儿一样,没有烦恼,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这美丽的风光,那该有多好。唉!她叹了口气,想到,自己竟然不如一条鱼活的自在,她不禁又悲伤起来。

    她只顾着想心事,竟没发现有个人来到她的身边,是她的知心闺蜜张晓燕,和她年纪相仿。张晓燕来到她的身边说:“你在这发楞什么?出大事了。”

    她抬头见张晓燕,“出什么事了?”

    “你的婆婆跑到村委会,让搞计划生育的人强行拉你去做绝育手术。”

    “他们敢!”她忽然来了勇气。

    “哎呀,我的傻姐姐,强行拉去结扎的多的去了,他们有什么不敢?”

    宋玉有些害怕了。“那怎么办?”张晓燕说:“快跑吧,别的没办法了”

    “可是,我走了,两个小孩怎么办?”

    “有你婆婆,还能饿死他俩。你快回家拿身份证,带几件换洗的衣服。不行,先到临河市躲躲。我用机动三轮车把你送到东站。快点,别犹豫了。”

    “那好。”

    “你回家收拾东西,我回家开三轮车送你去车站,记住要快,别忘了身份证。”

    三十

    坐在通往临河的客车上,宋玉心情忐忑,侥幸逃过一劫,让她现在还心有余悸。她恨她的婆婆,那个狠毒的老女人,似乎一直就是她的仇敌。

    到临河去哪里呢?她在临河并无亲戚,去打工?但她现在实无打工的心境,她百无聊赖,她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她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的,突然,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对,去道场。她以前别人带着她去过两次,她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法师叫何慧法师,对,就去找她。

    道场在一栋大楼的二十一层。她还记得何慧师傅的房间,她径直走了进去。

    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师傅,沿墙盘腿坐着。她闭着眼,剔着光头,穿一件百衲衣。据说是用一百块补丁做成的衣服,各种颜色都有,但都是素色。据说她正在练不倒丹,就是每日都在打坐,连睡觉也不上床,而是盘腿而坐。

    宋玉走近她,轻轻叫了一声:“师傅”。何慧睁开眼睛,见是宋玉,很是惊讶的样子,开口说:“宋玉,你怎么来了?”

    宋玉扑通跪倒在何慧面前。“师傅,我无路可走了。”

    然后宋玉讲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