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请郎_第420章 上都留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0章 上都留后 (第3/3页)

原因。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张军和李皋的原因。

    李皋入朝拜相,准备接替李勉任职首宰,荆南部队入京整肃编排,暂替禁军轮值,然后大江沿岸各地方部队强制集结江陵。

    这些部队会在江陵进行整训,重新编排,然后配合凤翔军梳拢西南。当然,是在南诏之后,这中间的时间正好进行训练。

    张军不怕这些地方节使不同意,不同意正好,还省事了。必竟覆灭和整肃整训相比起来,覆灭其实更为简单。

    这些地方部队经过此次整编以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会成为大唐国家军队的一部分。

    如果一切顺利,自此以后,大唐南北也就都恢复了平静,地方再无军阀和使者,还能梳理西南诸州,初步恢复吏治律治。

    张军会保留宣州和江陵两个行营,用来监控防备大江沿岸诸地,然后就可以安心处理回纥和西域羁糜诸国的事情了。

    吐蕃并不着急,只要南北封堵好就可以了,花费精力和代价去打没有意义。

    送走康日知,张军在院中活动了一下身体,被紫蕊拉去午休,却又是好一番操劳,直把个寝衾滚弄得汤淹水泡,一片渍湿。

    张军没有白日宣银的习惯和兴趣,只是这次紫蕊受了惊吓,这才由着她胡闹。

    午后,张军松开藕臂横肢的盘抱,也没叫醒仍在酣睡的紫蕊,自去清洗了一下,换了身舒适的麻服来到办公室。

    “郎君,有都知院送来邸抄。”卫阿荣给张军倒了杯白开水,把邸报摆到张军面前。

    邸报,也叫邸抄,也就是各地进奏院每日在景风门外抄写回来的,由御使台和尚书省发布的敕旨和公文符牒。

    经过分类整理誊抄,形成正式的公文(报纸),由专门的信使顺着驿道送回藩镇,交给节度使。

    张军来到长安,到是方便了凤翔诸都知进奏院的工作,每日邸抄只需即时送到府上便可,省了驿传的折腾。

    张军看了看厚厚的一叠邸报:“来人可在?”

    “便在门外。”

    “召他进来。”

    张军坐下来,拿起邸抄翻看,卫阿荣带着七八个人进来拜见,都是各进奏院的上都留后,职务相当于张军的副手,实际在府内要低一些。

    一看进来了七八个人,张军意外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长安有九处进奏院。真特么浪费。进奏院的开销相当不少。

    “日后邸抄无需全文,陈语骈词尽可择除,只需将正文事件写得清楚明白即可,免得徒劳纸墨。另外,进奏院需加强对京中信息的搜集,可增实事。”

    这会儿的诏书敕旨,往往数百多字里有用的也就是几十来个字,进奏院都要一字不差的誊抄回来,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物料。

    邸报的抄写和政事院那边的刀笔吏不一样,政事院是正经的官方敕旨符文,必须严谨严格,一字不落不错才行。

    邸抄这东西就是个记录,传递消息,所以张军感觉完全没有必要。

    有这些浪费掉的纸墨和时间,还不如多搜集点长安各处的消息,还能增加点阅读的乐趣儿。

    张军让这些伪留后随便坐,问了一下各进奏院的工作情况,人员配置等等,开展工作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和难处。聊了一会儿。

    张军给这些人大略的讲了一下自己对进奏院的想法,哪些加重,哪些保留,哪些可以忽略,以后的工作重点等等。

    “某有意扩充邸报,需对进奏院略以调整,使工作更加精细专司,你等回去可琢磨商讨,集思广议,得了结果再来报我。”

    张军的意思是对九处进奏院进行整合,按业务各司其责,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把每项必要业务做的更好,还会节省不必要的浪费开支。

    同时也想把邸报真的做成报纸,编辑印刷出来,在自己的辖区内贩售,着人诵读,也算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吏治律治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手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