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_第八章 君臣夜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君臣夜谈 (第1/2页)

    现在已是夏季,所以虽然到了酉时柒刻(约18:45),厅堂之内仍较明亮,但室内的气氛却显得有些昏暗,屋内坐着一少二老三人,且是沉默不语,显然他们的话题有些沉重。

    “两位爱卿,你们认为亲军现状究竟是如何?”

    明代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分别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

    其中锦衣卫掌侍卫、仪仗、缉捕、刑狱;旗手卫掌旗鼓、守卫;武功三卫为军匠,隶属工部管辖;其余十九卫,掌守卫巡警,负责保卫皇城。

    京营糜烂已久,朝野上下早有共识;但亲军身份特殊,作为臣子的可不好评价:一为理论上亲军归皇帝直属,二为亲军中大小勋贵牵连甚重,太容易得罪人了。

    说实话朝廷现在谁也不指望他们可以打仗的,二人知道皇帝问的‘亲军’范围里一定是不包括锦衣卫,二人也知道这个问题在皇帝心中已有答案,陛下只是想让他们二人亲口说出来罢了,这是让他们表态呀。

    “陛下,亲军糜烂不下京营,如今已经到了不可不收拾的地步了。”

    说话的是戚金,他是个武人,又长徐光启几岁,不好不先行回答,直接给这个事情定了基调,但又担心自己说得太狠,于是顿了-下,又接着说到。

    “不过老臣听闻,萧都督同知(萧如熏)前些日子已经入京调训神机营了,萧老将军是当代名宿,由他调训,想来京营必定是会有所好转的。”

    萧如熏这个人,朱由校是知道的,在前中还有不少历史小说把他当作主角,当时他好奇一查资料才知是真识人物;而在今世,他对这位柱石、长城更是久闻。

    萧如薰,字季馨,延安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由世荫百户晋升宁夏参将,镇守平虏城(今平罗)。在平定哱拜、刘东旸联合蒙古发动叛乱的宁夏之役中立有大功,击溃敌军数次,击杀敌将数名。后提升为宁夏副总兵,历任署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并统率延绥、甘肃、固原诸军。万历二十年秋,再次晋升萧为署都督同知,荫锦衣世指挥佥事。

    但这样战功赫赫的老将军,朱由校却对其调训京营一事无太大反应。原因无它,这份调令是文官们下令,他们希望京营重新恢复战斗力,但不愿意这部队重归皇帝;而对朱由校来说,目前京营的控制权比前者更重要。

    萧如熏可用,而且可以大用,但不是现在,而是需要在他表态,不再与文官们那么亲近之后。

    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有再提萧如熏的事,接过话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