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时代_第98章 大规模点映!(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大规模点映!(求订阅!) (第1/2页)

    从沈洋回京城之后,李谦直接在家睡了三天。

    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也实在是太累了。

    紧接着李谦去了趟光羡,和对方沟通一下接下来的宣发。

    “短短一个月就拍完了一部电影,李导真是让人佩服啊。”

    一见面,王长天对李谦这么快就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就感叹不已。

    虽然刚刚涉及电影行业,不过他也对电影有所了解。

    一般的剧情片,两个月以内的拍摄时间是正常的,一个月绝对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李谦摆摆手笑道,“王总过誉了,这部电影拍摄难度并不大,几乎都是室内戏,又很少转场,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还算正常。”

    张召也道,“李导每天从早到晚都待在片场,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真是辛苦了。”

    一开始张召也在剧组呆了一个多星期,本想着李谦之前拍网大,剧组顶多管理二三十个人。

    现在院线电影,剧组最少的时候人数也翻倍了,年轻没有多少经验,难免都顾不到的地方。

    不过呆了一个星期,他才发现,压根没有自己什么事。

    想去做些什么,又怕李谦不高兴,以为他想插手的管理。

    毕竟之前李谦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光羡不得干涉电影拍摄,这就看的出来,李谦是个非常自我,且心里有脾气的人。

    但是什么都不干,待在剧组也怪怪的,干脆就回来了。

    甚至直到电影杀青那天,李谦都没有通知他。

    寒暄一会,接着进入真题,说起了电影的前期宣发。

    “宣传方面李导放心,我们有国内覆盖面最大的电影宣传网络,这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王长天颇为自负地说着,这也是他敢于进军影视行业最大的依仗。

    三百多个电视台,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光羡的宣传网络就能铺到哪里。

    张昭也把具体的计划说了说,“由于贺岁档《投名状》和《集结号》两部大片会先上映,必然会吸引走绝大部分观众的目光,所以我们计划电影上映前半个月才开始宣传。”

    “电视台方面已经都联系好了,只要李导跑的过来,这方面是不用担心的,影院的广告有驻地发行人员在一家一家地跑,楼宇写字楼屏幕方面,也正在和众分传媒谈......”

    电影的宣传现在也就是传统的几种宣传方式:电视台、纸媒、网络媒体、室内、室外广告。

    电视台方面不用担心,这是光羡的强项,纸媒也属于各地光羡管辖。

    网络媒体就看到时候电影的反响,如果反响好,就算不用花费太多,那些网络媒体,甚至几大门户网站,都会自发地为电影做宣传。

    当然了,要是反响一般,在贺岁档这个时候,可就没人搭理你了。

    室内、室外的广告牌,也就是写字楼、公交车站这些地方。

    这些李谦还是信得过光羡的,他点点头道,“宣传方面就拜托王总了。”

    不过,发行方面,却是光羡的短板了。

    李谦问起那初期两百个拷贝的安排,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

    张召有些为难地说道,“初期铺两百个胶片拷贝倒是没有问题,这段时间我们的驻地发行人员也一家家地和影院谈了。”

    “但是,能完全利用一份拷贝的二线城市地段好的电影院不超过50家,其他大多只能分布在三线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近郊的电影院。”

    不是在地段好的电影院不能放,就算在京城cbd的萬达,晚上拿到一两场也不是难事。

    但是一份胶片有五盘,每盘20分钟,通常要最大化地利用一份胶片,那都是各个厅轮流放映。

    1号厅放第一盘,二十分钟之后接第二盘,然后第二盘拿去二号厅放,再二十分钟之后,1号厅放第三盘,二号厅放第二盘,3号厅放第一盘。

    依次类推,极限的话,能做到同时五个厅共用一份拷贝。

    甚至在早年,一个城市两三家电影院共用一份拷贝都是常态,在这个电影院放完之后,立马有人骑着自行车飞奔下一家电影院,接着放。

    但是今年贺岁档,两部大片接连上映,不管是《投名状》和《集结号》,以这两部电影的阵容和导演,电影院经理用脚趾头都能做出决定,优先安排哪部电影的放映。

    所以,《生死频率》投200个胶片拷贝不是问题,但是这200个拷贝一天能放映的场次,可能还不如那两部大片的150个拷贝。

    如果不追求场次的质量,三线城市倒是可以满足,但是三线城市放两场,估计都比不得二线城市地段好的电影院放一场。

    行业就是这么残酷,一切以实力说话,没有实力的导演、演员、电影,就得不到更好的待遇。

    这是无解的,电影院是要赚钱的,没钱赚什么都谈不了。

    《伤城》这样有梁超伟、金成武主演的电影,尚且被《满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