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喜马拉雅的风(上) (第2/2页)
度人民,根本不可能使用得起价格无比高昂的国外产品的。 但是,经济壁垒从来都挡不住技术的进步。 生物医药领域从70年代末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事情。高昂的关税也无法阻止人民对于现今医疗技术的渴望,眼看自家的产业堡垒即将被摧毁,当时第二次当选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便破罐子破摔的起草了这部法律。用最粗暴的方式抹杀了西方的技术优势。 一时之间,印度的医药产业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所有药厂都开始疯狂的仿制各种世界上最新的药品。而由于没有能够保证用药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这项法律在最出引起了极大的混乱,大量不良反应得不到重视,无数因为劣质药物造成的残疾和畸形婴儿出生在了这片混乱的土地上。 当然,这项法律不可避免的触动了全世界制药企业和药物研发机构的利益。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抵制印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威胁将印度从成员中除名,WHO拒绝印度相关人员进入会场,世界各国全面封锁印度所有生物医药相关产品。风光无限的政策顿时变成了过街老鼠,即便是披着“世界第一大民主国家”的虎皮,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差点从“民主世界”给除名了。 焦头烂额的英迪拉.甘地因为健康问题最终宣布下台。继任总理的是他的堂弟拉吉夫.甘地。 相比简单粗暴的堂哥,拉吉夫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了挽回印度的“国际声誉”,这位臭名昭著的“黄金家族”成员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全世界医药领域的大人物们都请到了印度,召开了一次规格颇高的闭门会议。 会议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会议结束之后,全世界的医药巨头们仿佛一瞬间全部患上了失忆症。对于印度的种种无视知识产权的行为,从之前的无法容忍,瞬间变成了视若无睹。 更加令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感到疑惑的是,即便知识产权被大肆的侵犯,这些大企业反而更加热衷于在印度投资建厂了。似乎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只要印度不将药品买到国外去,所有人都可以对他们的疯狂行为装作视而不见。 这其中无疑是有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但是直到1984年之前,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而,在这种默契下迅速增长的印度医药产业,终于引爆了一颗巨大的炸弹。 八四年十二月,美国博尔帕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事故。美国碳化集团在当地投资的一家工厂发生了爆炸,泄露的毒气扩散到了整个博尔帕市上空。那一夜,整个城市有6500多人在睡梦中失去的生命,50000多人受到了终身难以愈合的伤害,更有近十三万人出现了各种程度的中毒反应。 直到这一刻,所有人都潘然醒悟,原来那一次闭门会议中换取各大企业妥协的其中一项条件,就是印度政府允许他们将最危险、最具有环境破坏力的生产线转移到印度来进行生产。 震惊中的人们开始探寻真相,然而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一条件,竟然远远算不上是关键的一项。 ……